推拿与按摩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与按摩课件推拿与按摩课件推拿与按摩课件

推拿按摩常用穴位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十四经络的主要输穴 2、掌握循经取穴的方法。 3、记住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1、循经取穴的方法 2、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十四经主治功能表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 肺、胸部疾病(气管、鼻、咽喉) 手厥阴心包经 心病、胃病、胸部疾病 手少阴心经 心病、神志病、胸病 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 前头、鼻、口、齿、眼、咽喉、发热等疾病 手少阳三焦经 侧头、胁肋部、耳、眼、咽喉、发热等疾病 手太阳小肠经 后头、肩胛、神志、发热、耳、眼、咽喉等 十四经主治功能表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 脾胃、经带、泌尿等疾病 足厥阴肝经 肝病、经带、泌尿等疾病 足少阴肾经 肾、咽喉、肺、经带、泌尿等疾病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发热病 足少阳胆经 侧头、耳、胁肋、眼、发热、神志等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 后头、腰背、眼、发热、背腧穴主治脏腑病 十四经主治功能表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任督脉 督脉 神志病、发热并、昏迷急救。腰、背、头、项学穴位均有醒神作用。口、齿、咽喉、胸肺、脾、胃、肠、肾、膀胱、经带病 任脉 胸、腹穴位均有强壮身体作用。神志病、口、齿、咽喉、胸肺、脾、胃、肠、肾、膀胱、经带病 一、循行 起于中焦(中脘穴),下行联络大肠。上行过膈属肺,系与咽喉,横出腋下,寻上肢内侧前缘,过肘达腕,终于拇指的内侧端(少商穴)。计11穴,左右共22穴。 二、主治 该经主治咳嗽、气喘、气短、咽喉肿痛、腹部胀满以及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的病症。 手太阴肺经 1、中府穴 手法:按、揉,多有上肢热、胀、麻、沉感。 2、尺泽穴 手法:按、揉、拿,多有肘及上下部酸、胀感。 3、鱼际穴 手法:按、揉,有酸、胀感。 4、列缺穴 5、少商穴 常用腧穴 一、循行 经脉体表循行,起于腋窝正中的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尺侧缘)下行,止于小指桡侧端的少冲穴。计9穴,左右共18穴。 二、主治 该经主治心、胸、神志疾病及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的病症。 手少阴心经 常用腧穴 1、极泉穴 手法:压、拔,多有上肢胀,麻、热感觉 2、少海穴 手法:揉、拔、压,多有酸、胀、麻等感觉。 3、神门穴 手法:揉、压,多有酸、胀感觉。 一、循行 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和上肢桡侧缘上行,经过肩、颈、面部,止于鼻孔旁的迎香穴。计20穴,左右共40穴。 二、主治 该经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肠道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与保健。 1、合谷穴 手法:揉、压、拿,多有酸、胀感觉。 2、曲池穴 手法:揉、压、拔、拿,多有胀、痛、酸、沉感觉。 3、肩髃穴 手法:揉、拔、压,多有酸、沉、胀感觉。 手阳明大肠经 一、循行 起于胸部乳头外侧的天池穴,经上肢内侧正中下行,止于中指端的中冲穴。计9穴,左右共18穴。 二、主治 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的病症和保健。 三、常用腧穴 1、内关穴 手法:揉、压,多有酸、沉胀感觉。 2、劳宫穴 手法:重揉、压,多有酸、胀、痛感觉。 3、中冲穴 手法:掐,多有剧烈疼痛感觉。 手厥阴心包经 手太阳小肠经 一、循行 经脉体表循行,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上肢外侧后缘, 经肩胛、颈侧、面颊,止于耳前听宫穴。计19穴,左右共38穴。 二、主治 该经主治头、颈、眼、耳、咽喉病,腹部小肠、胸及 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与保健。 三、常用腧穴 1、少泽穴 手法:掐,多有明显疼痛感觉。 2、后溪穴 手法:揉、拔、压,多有酸、胀、沉感受。 3、小海穴 手法:揉、点、拔,多有麻、胀感觉。 手少阳三焦经 一、循行 经脉体表循行,起于手环指侧端的关冲穴,沿上肢外侧正中上行,经颈外侧部、耳后、颞部,止于眉尾的丝竹空穴。计23穴,左右共46穴。 二、主治 该经主治头、耳、目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与保健。 三、常用腧穴 1、关冲穴 手法:掐,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 2、中渚穴 手法:按、揉、拔,多有酸、胀、麻、痛感觉。 3、丝竹空穴 (2)手法:揉、压,多有酸、沉感觉。 足阳明胃经 一、循行 经脉体表循行,起于目下承泣穴,沿口腮后下方,经面颊、上行耳前,到达前额发际处头维穴,另支下行,沿乳头向下挟脐旁直抵下肢前缘,沿胫骨前外侧至足背,止于第2足趾外侧端厉兑穴。计45穴,左右共90穴。 二、主治 该经主治头、面、胃、肠病,神志病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与保健。 常用腧穴 1、承泣穴 手法:按压,多有酸、沉、胀感觉。 2、四白穴 手法:揉、按压,多有酸、沉、胀归感觉。 3、足三里穴 手法:按、揉、拔,多酸、胀感觉。 足太阳膀胱经 一、循行 经脉体表循行,起于目内眦角的睛明穴,向上经过头顶,沿枕部、颈后、脊柱两侧下行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itter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