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对于减贫的意义.ppt

中国的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对于减贫的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 ——对于减贫的意义 都 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主要内容 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红利的变化 人口转变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刘易斯转折点及其含义(金融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 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劳动力转移与减贫 城市化进程与政策 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转变的特点 人口转变是指一个经济体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模式,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和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人口转变的过程 人口政策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人口转变过程和经济快速增长是吻合的 迅速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生育政策和快速经济增长 生育政策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在1980年代最为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有127个国家的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计划生育,涵盖了世界人口的94%。但中国几乎是唯一取得政策效果的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一个显著的事实: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世界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持续对生育率下降产生作用。充分认识经济增长对人口转变所产生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其他因素,如死亡率的下降。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快速人口转变所产生的影响: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大的比重,相应地,抚养比较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这种人口年龄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1970-1995年东亚经济实现了年均6.1%的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其稳态增长率4.1个百分点。据估算,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为1/4-1/3(1.5~2.0/6.1);而在东亚奇迹(超出稳态部分即4.1个百分点)中,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更高达1/3-1/2(1.5~2.0/4.1) 快速人口转变所产生的影响:人口红利 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年龄结构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进入了人口红利阶段:1982-2000年,总抚养比下降了20.1%,推动增长速度上升2.3%,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在8.6%左右,抚养比下降的贡献为26.8%,约为同期人均GDP增长的1/4左右 21世纪初期人口红利将面临转折点。总抚养比将从2000年的42.6%下降到2015年的39.4%,即下降3.2个百分点,带来经济增长率0.4%。如果把前期人口因素考虑在内,人口转变对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将在1/3左右。2015年前后是中国人口红利的转折点,此后,随着老年化,人口红利阶段将转为人口负债阶段 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红利的变化 人口转变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刘易斯转折点及其含义(金融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 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劳动力转移与减贫 城市化进程与政策 刘易斯转折点 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对劳动力需求的满足必然引起工资上涨,二元经济转变加快 第二个刘易斯转折点:两部门边际劳动生产力相等,二元结构特征消失 库兹涅茨转折点:收入不平等上升到最高点后转向降低 为什么说是转折? 转折是相对于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而言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力成本可以从长时间保持稳定的、较低的水平 一旦这种局面打破,而且不可逆转,那么,就是二元经济时代的转折 转折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转折点后,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口转变是判断“转折”的重要基础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结果是人口老龄化和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这种趋势在近几年开始出现 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变化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因素,并对劳动供给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只要经济增长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超过“临界”水平,劳动力市场上数量短缺就会发生。尽管短期的需求波动,如金融危机的影响,会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产生影响,但是危机后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将重新回到原有的轨道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新观察 在2000-2005年的五年里,15岁以上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总量由1800万左右持续上升到2500万左右,是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五年 2006-2010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总量由2370万左右持续下降到1850万左右,是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的五年 65岁以上的新增人口从2000年的760万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900万左右;2005年到2010年从900万左右上升到1100万左右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枯竭 劳动力市场上的数量短缺 2004年沿海开始出现民工短缺的报告,随后,短缺由技工向普工、由沿海向内地蔓延 2005年劳动部的调查确认了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存在 韩俊等(2007)通过全国17个省,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近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 金融危机后,经过短暂的调整,珠三角地区重新出现缺工的现象 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调整:农民工工资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调整 工资上涨有无生产率基础? 工资上涨的生产率基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