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前期女性服饰.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唐代前期女性服饰 历史与社会学院 博物馆学 朱亚丽 20100510256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唐代前期是一个极度繁荣的时期,唐政府实行的开明政策及对外开放态度使得唐前期的女装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唐代前期;女装样式;女装色彩;胡服;女着男装;袒露之风 在初唐至盛唐一百多年间,即唐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繁盛。社会的安定富裕,文化的交流开放,使得唐政府一度表现出兼收并蓄的胸襟与气度。如果说,西汉是宫廷皇室的艺术,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活动和对环境的征服为特征,魏晋六朝是门阀贵族的艺术,以转向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为特征,那么唐代也许恰似统一的向上一环;既不是纯外在的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写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隋唐的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废、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欢乐和自由之美[1]。这一表现在服装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一时期的服饰文化,异彩纷呈,远播海外,与此同时,女子的服饰式样多变,色彩丰富,带着瑰丽美艳的服饰风尚。 女装式样 唐代前期,女子的服饰主要由襦裙、半臂、披帛组成。襦裙通常裙束襦外,腰节线提高,收裙束至乳上,甚至腋下。这种小袖长裙样式流行甚久,裙通常用两色绫罗拼合,形成褶裥效果[2]。半臂如其名称,是一种短袖的上衣,其制由汉魏时期发展而来,《旧唐书》中有“半袖襦裙”之说通常袖长及肘,衣长及腰,对襟则胸前结带。唐代前期,襦袄之外加半臂已成为时尚。有趣的是,不仅妇女如此,男子也很喜欢。皇帝还将半臂颁赐给近臣,据说安禄山曾获得过此礼遇。披帛是另一种习尚,即唐代妇女在肩上披搭一条长长地帛巾。帛巾通常是轻纱薄罗制成,上或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初为短阔,后来慢慢变得狭长。妇女平时用时,常常将其绕于双臂间,走起路来,酷似,两条飘带。 唐代女子所穿的裙子,更是形制丰富,迤逦多姿。唐诗中有大量的描写,如温庭筠的“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3]王建的“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4],等等。 当时的女性爱穿多幅长裙,这种裙有用单色裙料制作的,称之为单色长裙,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裙料制作的,则称为间色长裙,这种长裙因交接部分过渡自然,无明显的界限,呈现出晕染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作“晕裙”[5]。史书上称幅数为“破”,当时的裙子幅数竟有多达“十二破”的,若再以不同裙料制成间色长裙,可谓是异彩纷呈。为了使穿着者更具风姿,人们还在裙上施以印花、作画、施褶、镶嵌珠宝等形形色色的手法进行装饰。唐高中女儿创制的“百鸟毛裙”,共用百鸟之毛制成,从不同的角度看,或在不同的天气时段白天或夜晚都会有不同的颜色[6],有古文如此描写“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7]据说有皇宫传向民间,风靡一时。当时还有一种“石榴裙”备受年轻女子的欢迎,白居易在《琵琶行》诗中就有描写“血色罗裙翻酒污”的句子。 2、 女装的色彩 唐代女性崇尚红色,喜用红、绿两种色彩来装扮自己:或衣衫用红色,裙子用绿色;或裙子用红色,衣衫用绿色。裙色以红、紫、黄、绿等色为多。其中红裙最为流行,李白有“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万楚《五日观妓乞》诗“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可看出当时所尚。从《虢国夫人游春图》及《调琴啜茗图》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装扮的习好。然而就布帛的颜色而论,是绝不止于这两种的,单红色类,就有大红、正红、粉红、水红、杏红、桃红、梅红、石榴红、银红、茜红、焦红、血红、猩红、退红、乌红、绛红等十几种,绿色类也分官绿、碧绿、明绿、柳绿、葵绿、苔绿、豆绿等。除此之外,明黄、土黄、嫩黄、莺黄、鹅黄、淡黄、藤黄等黄色类,真紫、北紫、油紫、大紫、墨紫等紫色类,品蓝、宝蓝、深蓝、湖蓝、天蓝等蓝色类以及蟹青、蛋清、粉青、天青等青色类也都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除了裙色林林总总外,人们也爱在披帛上也爱以彩色增加其装饰性,从传世名作《捣练图》、《宫乐图》等绘画中,我们也可看出当时色彩用的之鲜艳和广泛,从中也可以看出爱美是天性,人们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时刻注意装扮自己。3、 袒露之风 中国人传统重视服饰和关系,还特别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以薄、透、袒、露为不雅的行为,孔子说:“当暑。紾絺綌,必表而出之。”意思是大热天,在家里穿葛布单衣,比较通风凉快。可是出门去,必须在外面加一件外衣。这是对当时的男性说的。在有名的“负荆请罪”中,只因负荆,所以肉坦就成了自辱,由此可知,在古代男子坦肉是一种耻辱,更不用说女性了。《礼记·内则》说:“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贵族小姐只能养在闺阁,深居简出。若非出不可,不仅不可“坦裼”,连花容月貌也必得遮起来。当然,庶民家的规矩就小一些。像司马相如写《美人赋》那样的描写“弛其上衣,表其中衣,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