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李学勤.docVIP

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李学勤.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论清华简《 中国史研究 2011年第1期 李学勤 内容提要: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的《楚居》一篇,详栽楚国始祖居地及列王都邑,直到战国中期的悼王、肃王。其篇首三段,分别叙述季连、鬻熊、熊绎的传说。季连降居隈山,逆上汌水(均水),娶“盘庚之子”之女“妣隹”。为楚王室所自出。 “妣隹”即新蔡葛陵简的“川阝追”。鬻熊即是穴熊,《帝系姓》、《楚世家》误为二人。鬻熊及其子熊丽居于“京宗”,疑即荆山之首景山。熊绎则徙至“夷屯”,一直到熊渠都居于该地,应即文献中的“丹阳”。 关键词: 清华简 《 楚国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收《16支,内容叙述楚国先祖列王直到悼王、肃王时的居地都邑,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已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注意。篇首追溯古史,有三小段,分别涉及季连、鬻熊和熊绎,虽正如王国维《古史新证》所说,其间“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②,但系楚人自述,由之仍可对楚的历史和地理有更多的了解。特以此小文试作探讨,供大家讨论商榷。 三段传说中的第一段,所讲的中心是季连,简文说③: 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空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日妣隹(音zhui)……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泮),爰生妲伯、远仲。游徜徉,先处于京宗。 按季连见于现在《《 颛顼娶于滕奔氏,滕奔氏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褐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 之妹谓之女隋氏,产六子,孕而不粥(育)。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簸,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 ①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 ② 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③ 尽量用通行字体转写,下同。 =========================================== Page 2 是为云(坛)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者,楚氏(是)也。 《世本》所记大致相同,均为《史记·楚世家》所本,《世家》只是说明重黎、吴回都有祝融之号④。陆终娶女隋生六子的传说,自然是反映族姓起源的神话,樊、惠连以及季连等等只是各族姓的始祖。《楚居》中的季连,看简文讲他降于隈山,旬例与《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祝融)降于崇山”相类,足见季连是有神性的。明白这一点,简文提到商王盘庚也就不足为怪了。 简文云季连“见盘庚之子……女日妣隹”,盘庚即迁都于殷的商王:“盘庚之子”与《帝系》“滕奔氏之子”、“竭水氏之子”等同例,也有可能是女性,而妣隹是盘庚的孙辈。按商王世系,“盘庚之子”和武丁同辈,则妣隹同祖庚、祖甲同辈。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据《《 简文说,季连听说妣隹受聘出嫁,火急追赶,“及之盘”,“盘”应读为“泮”,即水滨,结合上文即汌水之滨。于是以之为妻,生了纽伯、远仲两个儿子,这是楚世系的直接源头。后来的楚君都出自妣隹,这正是她被尊称“妣”的缘故。 这一传说有一系列地名,即:隈山、空穷、乔山、爰波、汌水、方山和京宗,其间有几个是可考的。 隈山应是《山海经·中山经》内《中次三经》的魄山,也即《中次七经》的大髋之山,就是今河南新郑、密县一带的具茨山。《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郑,祝融之虚也。”季连降于隈山,当与其为祝融之子的传说有关。 在考据上最重要的是汌水。季连在传说中“出于乔山,宅处爰波”而“逆上汌水”,是乔山及爰波在汌水的下游或更远处;然后“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是方山在汌水的上游或其源出方向;最末在水滨追及妣隹,娶之为妻,是又顺汌水而下。 这条有关键意义的汌水,其实就是均水,见《水经注》。《汉书·地理志》作钧水,“上中游即今河南西南部淅川,下游即会合淅川以下的丹江,流入汉水”③。按《汉志》南阳郡博山旧名顺阳,应劭云:“在顺水之阳也。”《水经·均水注》:“均水南迳顺阳县西,汉哀帝更为博山县,明帝复日顺阳。应劭日县在顺水之阳,今于是县 ① 参看李学勤《谈祝融八姓》,《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收入《李学勤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② 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收入《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1996年,第382页。 =========================================== Page 3 则无闻于顺水矣。”这个顺阳位在均水东北①,顺水显即均水。“顺”与“汌”都是从“川”声的字②,且与“均”、“钧”等字通假,古书曾见其例③。 确定了汌水就是均水,乔山和方山也即不难推知了。乔山是《中山经·中次八经》的骄山。经云“荆山之首日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