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备考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在思考、关注什么? 地理基础知识的落实 体现文科综合考核目标的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追求唯美的态度 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的发展应在其“最近发展区”——研究它! 推卸责任,打击学生自信心 没有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缺少方法 基于教师的认识,盲目施教 强烈的“诲人不倦”意识,无“法”引导,疏于等待,简单包办 问题意识偏颇,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缺乏必要的基础准备 审题实践不是基于学生的错误资源,大多为了审题而审题,学生没有切身之感 重视答案的呈现,重视知识的建构,轻视问题分析思路的整理 功利性评价充斥教学过程,缺乏有针对性的诊断(形成)评价 教师包办,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永远不会提高。学生只能在教师告知后有恍然大悟之感,可惜高考的考场中这种“传声机”没有了,学生只能“干瞪眼”。 三、我们该怎么办 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目标 “问题导学”的方法 “学案教学”的形式 有所收获的“底线” 一、问题的课前准备 (1)“提问”: 指标A--教师是否创设了有效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欲望,学生是否提出了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指标B--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教学问题、是否具有层次性、是否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属于学生错误中的核心问题,是否适应所有学生在不同“最近发展区”上的需求。 二、问题的课中管理 “导学” : 指标A--方法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指标B--信心激励(期望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指标C--教师是否“导”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错误的资源化处理→解决错误→更高层面上提出问题→生成新的错误资源……) 三、问题的课后开发 “解决”: 指标A--教师能否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检测,检测的结果是否满意。 指标B--教师能否运用不同的方式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指标C--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发出进一步巩固知识的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3、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4、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5、虫灾与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6、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7、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8、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9、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与应急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查内容 图8为某旅行社组织“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的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能实现的是 A.b—c:风蚀地貌之旅 B.c—d:江南奇山之旅 C.d—f:滨海风光之旅 D.g—e:牧区文化之旅 16.旅行考察队员们对沿线 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 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A.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花卉生产 B.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 C.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 D.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图 8 更多的是考区域地理知识,即使15题与考纲要求也有一定的出入! 大林峰 大月山 五老峰 九奇峰 牯牛岭 日照峰 三叠泉 庐山宾馆 植物园 毛泽东诗碑园 博物馆 庐山剧院 仙人洞 铁船峰 锦绣谷 如琴湖 望江亭 景点 山峰 公 路 观景步道 图 例 庐山旅游线路图 图7 图7为庐山景区游览路线图,读图,完成答15~16题。 15.庐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属于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B.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D.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16.苏东坡赞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庐山名景时需要 A.优选欣赏角度  B.把握观赏时机 C.提高审美能力  D.培养审美情趣 平时(周考、月考)试题组织时应考虑什么?——发挥诊断的功能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