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04.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04.ppt

上节课回顾 判断: 塑料的剪切速率是反应单位时间内,在剪切力作用下塑料流动难易程度。 塑料的工艺特性及其要求 测定方法: 熔融指数测定法MI 螺旋长度测定法 2. 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2. 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2. 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2. 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2. 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塑料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自主开发、制造水平及比例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E/CAM技术 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成型技术和高压注射等先进成型技术 开发新的塑料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 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使用率 应用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 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 使用先进的制造设备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塑料模具占 模具生产制件的特点: 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亚洲规模最大、全球第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显示,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在世界已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开始从模具进口大国向模具出口国转变,进出口之比从1995年的1:0.06升至去年的1:0.688。 2007总值870亿元,出口14亿美元(优惠政策、先进性及差距10~15年、模具商品化率60%、研发) “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将达1200亿元 六、塑料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吹塑成型压机 吹塑成型产品 真空成型模具 真空成型产品 气辅成型塑件 模具配置气针装置,由气体产生器(惰性气体)向气针装置供气,以实现气辅。 气辅模具 合理的模塑成型工工艺、高效率的设备、先进的模具 是影响塑料制品(塑件)生产的三大重要因素 加工材料:塑料 加工参数:塑料的成型性能,塑件结构、尺寸精度 加工设备:主要是塑料成型设备 加工工艺装备:塑料模具 塑料加工工艺方法选用依据: 塑料模塑成型及模具技术的发展动向 1.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 塑料成型方法的革新 塑料成型理论的进展 塑料模具精密、大型、 复杂、长寿命 2.模具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开发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 普及应用CAD/CAE/CAM技术 开发模具的抛光技术、设备与材料 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逆向工程与并行工程 模具标准化 3. 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 模具加工工艺过程仿真软件有UG、CATIYA、PRO/E等。 流道优化设计分析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分析 气辅—气体穿透分析 温度分析 温度分析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分析 气辅—气体穿透分析 ?2~4个月 ?一个月左右 中型塑料模生产周期 40~45% 70~80% 标准化程度 总体不足10% 80%以上 热流道模具使用率 50~100万次 160~300万次 淬火钢模具寿命 10~30万次 10~60万次 非淬火钢模具寿命 Ra0.20μm Ra0.01~0.05μm 型腔表面粗糙度 0.02~0.05mm 0.005~0.01mm 注塑模型腔精度 国 内 国 外 项 目 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 * * 公司 徽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The Process Moulds Design of Plastic Deformation 第二单元 塑料成型基础 塑料成型的工艺方法; 塑料的工艺特性;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塑料成型的工艺方法的应用特点 1.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①收缩性 ——液-固体积差异。 实际收缩率Sa-模具或塑件成型温度尺寸a与塑件室温尺寸b差异 计算收缩率Sj-室温模具尺寸c与塑件室温尺寸b差异 公式: 应用场合: ①收缩形式:热胀冷缩、塑件脱模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 结晶收缩、残余应力缓慢释放和必要的后处理工艺产生的后收缩。 ②收缩因素: 塑料品种——相对分子量高、有机填料、树脂含量高收缩大。 塑件结构——形状、尺寸、壁厚、嵌件及数量分布。 模具结构——分型面、浇口形式、尺寸及其分布影响料流方向、 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型时间,从而影响收缩率;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