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势与政策——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形势与政策——绪论.ppt

形势与政策 Terrain and Policy 主讲人:**** 绪 论 一、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 二、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的意义及原则 三、政策的功能及制定、执行政策的原则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孟子》 一、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 1.形势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政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形势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形”与“势” “形”侧重表现为事物的静态形象 “势”侧重表现为事物的动态趋势 “形”可以直观,“势”则需要分析 “形”与“势”总是统一于事物之中,所谓“形”中有“势”,“势”蓄于“形” 从语源上看,“形势”就是指某种事物在一定阶段所呈现出的基本状况和变动趋势。 一、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 1.形势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在人类历史领域,形势是社会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 形势包括构成和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发展的各要素的基本现状和重大变化、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公众对这些情况和事件的总体反应。 世情、国情、党情、社情、舆情等等,都可以说是形势。 形势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和规律性 形势最基本的特征是客观实在性。无论你是否正确地认识它,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它,也无论你怎样评价它,形势总是在我们周围发生、发展着并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形势的规律性,是指影响形势变化、发展的各要素之间具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形势的规律性,决定了形势是能够被认知和驾驭的。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则昌,逆之者亡”。 这里的 “潮流”就是指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根本走向、总体趋势。 案例:“奇迹”与“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超出世界3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为什么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经济形势?最根本原因的是我们抓住了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改革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形成了适应和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外部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这为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又为我们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 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是决定本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内因;而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则是促进本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外因。这就是经济形势变化、发展规律的生动体现。 第二,变动性和可驾驭性 形势作为客观环境综合反映“指示器和晴雨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变动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一定条件下,弱势可以转化为强势,强势可能转化为弱势。 同时,形势的发展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有其必然性。因此,形势变化、发展是可以认识、预见,也是可以驾驭的。 案例:“其兴业勃焉,其亡也忽焉” 案例:“作始也简,将毕也巨” 1945年4月,在“七大”的预备会上,毛泽东引用庄子的话说:“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了”。以此说明我们党历经艰辛,不断发展壮大的态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开始时其势虽微,但是因为它合乎历史发展前进方向,必然具有远大前途。 回顾历史,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党员只有五十几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90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多年、拥有7500万党员的世界上第一大党,中国人民已拥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56年2月,董必武重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时,泼墨挥毫,写下了“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八个遒劲大字,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令人深思。 美国一直被比作“车轮上的国家”,汽车需求量大,汽车工业也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在70年代以前美国汽车产业独步全球。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日本小汽车对美国的“入侵”势头越来越猛。 2009年7月,日本主要

文档评论(0)

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