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doc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目 录 目 录 1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2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 三 丑小鸭(二课时) 10 四 诗两首(二课时) 14 五 伤仲永(二课时) 18 六 黄河颂(两课时) 22 七 最后一课(两课时) 26 八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32 九 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36 十 木兰诗(二课时) 40 一一 邓稼先(二课时) 42 一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46 一三 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50 一四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54 一五 孙权劝学(一课时) 56 一六 社戏(二课时) 58 一七 安塞腰鼓(二课时) 62 18 竹影 66 一九 观舞记 68 二十 口技 70 二一 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74 二二 荒岛余生(二课时) 78 二三 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82 二四 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86 二五 短文两篇(二课时) 88 二六 珍珠鸟(一课时) 92 二七 斑羚飞度 94 二八 《华南虎》 96 二九 马(二课时) 99 三十 狼(二课时) 103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 2.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3.文体资料: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诗书”是儒家经典的代称。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所谓“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第二类为“史”,即《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第三类为“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 ) 桑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 缠络( )臃肿( ) 珊瑚( ) 攒成( ) 收敛( ) 脑髓( ) 鉴赏( ) 觅食( ) 罕至( ) 竹筛( ) 秕谷( ) 渊博( ) 鼎沸( ) 倜傥( ) 书塾( ) 宿儒( ) 蝉蜕( ) 拗( ) 窦( ) 锡箔( ) 和蔼( ) 厥( ) 淋漓( ) 叵( ) 确凿( ) 2.解释词语: 确凿: 轻捷: 人迹罕至: 觅食: 渊博: 宿儒: 鼎沸 : 高枕而卧: 二、合作探究: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 3.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4.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5.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 8.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9.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