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ppt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 的研究与实践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 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专家指导:邹伟志(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持人:黄晨虹(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 成员: 李敏(市二十六中) 周俊(常熟孝友中学) 张 翀(苏州立达中学) 刘湘梅(苏州平江实验中学) 顾媛媛(苏州立达中学) 王卫星(苏州市第十中学) 汤 蕴(苏州市第十中学) 王晨(苏州市第十中学) 吴志兰(苏州外国语学校) 毛娟英(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 马守兴(苏州市二十六中) 张莉园(苏州景范中学) 周颖(苏州园区三中)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了解生命的现象 感知生命的特征 体验生命的历程 感悟生命的意义 反思生命的价值 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目的。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了解生命现象,获得对生命历程的体验 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 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自然界的情感 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探索生命的奥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二战后,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核战争问题出现,自杀、暴力事件频繁,生命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 美国的生命教育 英国的生命教育 澳大利亚生命教育 台湾地区生命教育 香港地区生命教育 上海地区生命教育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英国的健康教育是以日益泛滥的艾滋病及相关的健康问题、药物滥用等社会问题为背景的,性教育是其主要教育内容。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澳大利亚于1979年起就创立了一个“生命教育中心” ,透过长颈鹿的形象,专责推广反吸毒之预防工作。其后,长颈鹿的活动相继在英、美、香港等地方开展。 日本北海道的寒冷教育 北欧的孤独教育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台湾省教育部门将生命教育列为重点发展的工作,并把生命教育纳入课程。 在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也多次举办研讨会,并在2002年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全校的公民及价值教育。 2005年,上海市也开始制定并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生命教育思想融入中小学教学中。 研究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本课题组设想通过与初中生物学科整合,可以较为系统的对学生进行系列的生命教育主题教育。 生物教学中推进生命教育对教师本身是一个提高与锻炼的过程。 教师可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生物学科所特有的教学内容的生命性注入更多的活力与乐趣。 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体验生命 微观的角度看生命 系统的角度看生命 历史的角度看生命 统一的角度看生命 美学的角度看生命 人文的角度看生命 研究的目标、内容 了解生命的现象 感知生命的特征 体验生命的历程 感悟生命的意义 反思生命的价值 珍爱生命 欣赏生命 保护生命 子课题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环境中的生物的统一性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 环境与健康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思路和过程 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4月) 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5月-2007年5月) 研究反馈阶段(2007年1月) 研究总结阶段(2007年6-7月)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论文、教案、 课件 最终成果 : 论文 教案集 网络资源库 生命教育的途径(上) 用生命去温暖生命 用生命去撞击生命 用生命去滋润生命 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生命教育的途径(中)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 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生命教育的途径(下) 自发地、自然地生活 安全地、健康地生活 文明的生活 快乐地生活 有尊严的生活 负责任地生活 有爱心的生活 有创意地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泰戈尔 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希望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